中共神农架林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神农架林区监察委员会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纪检监察机关如何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加大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持续推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我们采访了三位纪检监察系统相关负责同志。
本期嘉宾
任红梅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党组成员、机关纪委书记
张 坚 湖北省黄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王 磊 重庆市云阳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对标对表党中央要求,找准服务保障中心大局的着力点切入口
记者:如何对标对表党中央要求,找准监督护航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切入口?
任红梅: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江委)是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代表水利部在长江流域和澜沧江以西(含澜沧江)区域内依法行使水行政管理职责,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承担重要职责使命。长江委坚持把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找准着力点切入口,不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建设安澜长江”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我们紧盯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强化政治监督,采取制定监督方案、列席会商会议、抽查值班情况等方式,严明工作纪律,压实守护长江安澜的政治责任。针对发现的问题,推动责任单位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流域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南水北调工程事关国家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紧盯影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精准推动一批问题整改到位,护航“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针对水利工程建设、国有企业等领域存在的腐败问题和廉政风险,推动水利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整治,组织开展水利基建工程领域廉洁风险排查,堵住管理漏洞,完善防控机制。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是重大项目,建成后对提升长江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有效支撑长江大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印发《关于做好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建设政治监督的通知》,压实参建单位纪检机构监督责任,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进度、合同履约等重点内容开展嵌入式监督,筑牢廉洁基础。同时,协助长江委党组制定《数字化项目全周期纪律监督办法》,确保实现数字化项目实用、管用、好用的预期目标。
张坚:湖北承担着“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重要使命。黄石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依江而立,因港而兴。黄石市委、市政府聚焦“两个维护”根本任务,印发《黄石市在更高起点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黄石市进一步抓实抓好长江大保护工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统筹推进长江经济带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我们坚决扛牢政治监督责任,明确职能职责,督促全市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凝聚“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想共识,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坚持统筹谋划,围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武汉都市圈建设等重点任务,聚焦责任落实、项目推进、纪律作风等,细化重点任务监督责任清单,形成“开列清单—全程监督—纠偏整改—追责问责—审核销号”监督闭环。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紧盯巡视反馈、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等,一年一重点、一域一主题,先后部署开展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十大专项整治、长江中下游现代化国际港建设、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等监督工作。坚持查改治贯通,狠抓监督办案,及时收集分析问题线索,严肃查处不担当、不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问题,督促举一反三、建章立制。
王磊:云阳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既要从根本上保护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又要积极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始终紧盯“人居环境卓越城市”建设目标,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底。构建政治监督工作机制,紧盯《云阳县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2025年工作要点》,对水污染防治、重大项目监管、长江干流入河排污口整治等26项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化监督。坚持“解剖麻雀”精准画像,找准偏差点,构建“定点+定期”政治生态研判机制,从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履职担当等方面对“关键少数”进行立体式政治画像,严肃追责问责在长江沿岸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中履职不力的干部。坚持数智赋能基层治理,找准症结点,搭建“云声回响”治理平台,建立“县委统题、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督题、社会评题”工作机制,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持“小切口”整治,找准发力点,紧密结合当前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先后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等多个“小切口”整治,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强化协同联动,牢固树立监督“一盘棋”思想
记者:长江经济带横贯我国东中西三大板块,点多、线长、面广,如何健全协同联动机制,凝聚监督合力?
任红梅:护航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不可筑墙自闭、单打独斗,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汇集各方力量,凝聚监督合力,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我们着力健全长江经济带水利纪检监察沟通协调机制。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水利部纪检监察组牵头建立了长江经济带水利纪检监察沟通协调机制,这一机制具有覆盖单位多、行业性流域性强、参与度高、影响面广的特点,在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和不懈努力下,逐步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合作、贯通高效的新局面。我们强化系统观念、深化联动监督、密切协作配合,统筹整合力量开展政治监督,解决了一系列流域涉水难点堵点问题,提升了流域治理能力和水平。比如,我们紧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涉及长江流域的水利问题,“一省一单”分发至成员单位,建立台账、跟踪监督、密切协同,推动问题整改到位;着力健全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保护协同监督机制。我们与湖北省纪委监委、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纪检监察组联合印发《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保护协同监督工作办法》,统筹涉及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保护的16个单位的监督力量,明确协同监督成员单位的监督职责和协同监督任务,建立南水北调中线湖北水源区“室组地”协同监督工作机制,压紧压实相关地方部门扛牢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保护政治责任。
张坚:监督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职能部门的监管责任、纪委监委的监督责任贯通起来,健全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贯通的跨地区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我们加强工作联商,围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年度重点任务,同步组建监督专班,编制监督方案,纪委监委和职能部门定期召开协同监督工作联席会议,交流经验做法,分析存在问题,会商推进重点工作;加强监督联动,与职能部门定期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实行人员交叉配备、混合编成,增强监督精准性、穿透力;加强成果联用,建立问题线索双向移送和处置情况双向反馈机制,针对影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区域性问题,用好纪检监察建议,推动相关条线同步开展专项整治,实现协同治理。
王磊: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落实落地,要构建“内外协同”的监督体系,形成内部协作、外部协同、全域动员的监督格局。我们着力凝聚“室组地”内部监督合力,构建“案管室牵头+10个纪检监察室督办+N个纪检监察组织靠前”监督模式,同步深化“纪巡”联动,将长江经济带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县委巡察重点;着力强化外部协同监督,加强与审计、统计、财会等部门沟通协作,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机制,联动人大、政协等对长江(云阳段)生态保护开展监督,形成监督合力;着力发挥基层监督作用,强化群众监督,配齐配强村居监督员。发挥特约监察员嵌入优势,完善信息互通机制。推进提级监督,对长江沿线乡镇的消落区治理、清漂工作开展提级督查。同时,深化运用“码上举报”“廉情驿站”等载体,畅通问题线索反映渠道。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在区域协同联动上下更大功夫
记者:长江经济带很多工作都涉及跨区域、跨层级等情况,如何在协同联动监督保障各项工作同频共振上持续发力?
任红梅:长江经济带覆盖上海、湖北、云南等11省市行政区全域,横跨我国东中西部。长江委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因地域原因,在运用长江经济带水利纪检监察沟通协调机制时,与位于长江中游的成员单位沟通较密,与位于长江上游、下游的成员单位协调较少,长江经济带协同监督发展还不够平衡,协调机制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长江委机关纪委承担协调机制办公室职责,将更加主动担当作为,加强与各成员单位沟通联系、协作配合,积极推动协调机制有效运转,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涉水任务落地见效。
张坚:我们将持续强化科技赋能,依托监督信息贯通平台,推动职能部门做细做实日常监督,通过大数据平台整合环保、交通、水利等多部门数据,实现信息共享交换、数据比对、风险预警,让监督“插上科技翅膀”;强化系统施治,用好监督成果,将其纳入政治生态分析研判、领导干部述责述廉、纪委监委班子成员与下级党组织“一把手”谈话重点内容,推动监督从“查问题”向“促治理”深化;注重激励担当作为,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旗帜鲜明鼓励党员干部围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迎难而上、善作善成。
王磊:我们将以万州、开州、云阳同城化发展为起点,积极探索“跨区域协同联动监督”机制,推动上下沿江区县协同监督、共享数据、互移线索。长江经济带建设涉及大量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项目,催生了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既容易滋生新的腐败温床,也容易让腐败形式趋于隐蔽复杂,监督护航也面临新的考验。我们将深化“清单统领”,细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零碳园区建设”等新领域监督事项,定期开展金融科技、数据产权、碳交易等新领域新概念方面的专题培训。持续深化数字监督,以“云声回响”治理平台为基础,探索构建“新概念”项目分析预警模块,全面提升主动发现问题线索能力,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