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要实打实,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
今天是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我国第五个“扶贫日”。五年多来,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消除贫困的每一步努力,都代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彰显着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的明确要求,强调了扶贫工作的实效性、精准度。从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率先脱贫摘帽,到全国各地贫困县拔掉“穷根”,贫困地区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省的红安县、神农架林区、远安县,经过不懈努力率先在全省范围内实现脱贫摘帽。精准扶贫工作推进到现阶段,取得的成绩可圈可点,但接下来的任务更硬、更难啃。既没有青壮劳力,也没有自然资源;既缺乏产业支撑,又缺少人才资金……如何啃下脱贫攻坚道路上的这些“硬骨头”?怎样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如何克服为难情绪和懈怠心理?接下来的时日里,脱贫攻坚必须做好应对坚中之坚、难中之难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准备。
今年是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防止形式主义,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深刻警示,凸显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态度。以作风攻坚力促脱贫攻坚,点中要害,意义深远。急躁冒进的“赶进度”心理,脱离实际的层层加码,花拳绣腿的虚假功夫,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不良做派,以及扶贫领域出现的腐败现象……这些问题在一些地方屡屡出现,成为脱贫攻坚道路上的巨大障碍,将直接影响精准扶贫的实际效果,让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打折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要实打实,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针对一些地方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心态,他还强调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实事求是,不能层层加码,提不切实际的目标。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来不得半点虚假,容不得丝毫退缩,需要有真作为、实举措、硬功夫。只有具备从严从实的作风,踏实苦干的态度,不畏艰难的勇气,科学有效的方法,只有做到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才能破坚中之坚,才能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2020年贫困人口脱贫的期限已经越来越近,唯有振奋精神再出发,全社会携手同行,更多地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向脱贫攻坚发起冲刺,我们一定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为人类减贫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